课普网

课普网
课普网 教学课件 数学课件 查看内容

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【三篇】

2023-11-16 16:57| 发布者: 挖安琥| 查看: 641| 评论: 1

放大 缩小
简介: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【三篇】
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【三篇】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已有 1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  • shu452627032 2023-11-16 16:57 引用
    【 #课件# 导语】课件设计和运用,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,具体问题具体对待。做的得体,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,反之,则会事与愿违,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,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,因势利导,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,活跃其思维,增强其学习兴趣,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。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,欢迎阅读与借鉴。

 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一

    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格式

    学习内容:二年级下册第27—28页练习五

    学习目标:

    知识与技能

    1)理解用2~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,会用2~6的乘法口诀求商

    2)进一步理解乘、除法之间的关系,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。

    3)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、语言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。

    过程与方法

    经历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,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、对应的数学思想。

    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  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感受成功的愉快。

    教具准备:课件、卡片。

    预习作业:

    预习课本第26页第4题

    你是怎么列式?

    每个式子什么意思?

    教学过程:

    一、预习反馈:

    式子:意思:

    3×5=153个5总共是15人

    15÷3=515人,平均3桌,每桌5人

    15÷5=315人,每桌5人,平均分成3桌

    二、创设情景,激发兴趣

    三、复习整理,巩固新知:

    (一)活动一:向数学王国进发

    1、师:为了顺利地见到国王,让我们先做做操,把身体锻炼好吧!拍手操背诵1——9的乘法口诀。

    2、师:听,列车开过来了,让我们乘坐列车出发吧!(课件出示小火车,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,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。

    ()四十二三()十五四()二十四

    二()一十()六三十六三()十八

    (二)活动二:进入数学王国

    1、师:进入数学王国,先要进行测试,只要我们都做对了,就能顺利进入下一站,你们有信心吗?好,下面我们就比一比,赛一赛,看谁最细心,能顺利进入大门。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。

    2、课件演示校对答案,同桌互改。

    (三)活动三:走“迷宫”

    师:欢迎小朋友进入下一站。看这是一座“迷宫”,走“迷宫”的规则是:自己在“迷宫”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,按着一定的顺序走。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?(课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。)

    (四)活动四:算对了,“kitty猫”就和你做朋友。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。

    (五)活动五:看谁先到家。(练习五第11题。)

    四人小组竞赛,派代表汇报。

    四、课堂总结:

    师:同学们,你们看谁来迎接你们啦?(课件出示“kitty猫”),“kitty猫”夸大家今天表现得很好,都是爱动脑筋,聪明的孩子,希望你们继续努力,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,有信心吗?

    五、完成《随堂练习》

 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二

   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: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、死记硬背、机械训练的现状,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、勤于动手,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、合作的能力。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,让学生在动手操作、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,自主建立概念、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,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,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。

    [教学过程]

    一、创设情境,建立概念

    1、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

    (1)(媒体出示“直角娃娃”和含有锐角、钝角、直角的房子)“嘿!小朋友,你们还认识我吗?”直角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做客。瞧!直角的兄弟角也来欢迎大家,仔细观察,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,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?(先自己想想,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。)

    (2)集体汇报。(让学生各抒己见,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,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)“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哥

    哥?”(它比直角大,它的两边叉开的比直角大。)“直角的弟弟呢?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?”

    师:小朋友真能干,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。其实,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,叫钝角(读两遍),直角的弟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,叫锐角(读两遍)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锐角和钝角。(板书课题:锐角和钝角)

    2.给角的三兄弟排排队。谁是老大?谁是老二?谁是老三?(板书:钝角>直角>锐角)

    3.判断: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?练习九(第2题)要求:以抢答的形式进行,其余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,答对的送给掌声。

    师:最后一个角有的说是直角,有的说是钝角,还有的说是锐角。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?像这个角,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来,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助判断?(三角板的直角)(电脑演示)这是什么角?为什么?(因为它比直角大)我们再请直角来帮助检查前面这两个角是不是锐角。(电脑演示)

    4.探索用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。“谁想提醒大家,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?”

    师:用直角帮助判断要特别注意顶点重合,一条边重合,再看另一条边。(电脑演示)

    5.找生活中的角。找找下面物体中哪里有什么角?(红心、背心、红领巾、剪刀)

    二、操作实践,综合内化

    1.做角。

    师:用桌上的纸片、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这三种角。要求:小组合作,由小组长安排,一个做直角、一个做锐角、一个做钝角。待会儿由组长汇报。比一比,哪组做得又快又好。

    (1)小组展示汇报。

    (2)学生评价。

    (3)全班展示。请做锐角、钝角的学生分别展示。最后展示直角。

    2.画角。

    要求: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,画一个锐角、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,并写上它们的名字。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。比一比,看谁画得又多又好。

    (1)学生活动,教师巡视。

    (2)展示学生的作品,学生评价。

    (3)在小组里展示,互相欣赏,互相评价,互相帮助。

    3.数角。

    数出每个图形有()个锐角,()个钝角,()个直角。

    三、联系实际,应用概念

    当“小小设计师”,设计要求:应用直角、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。先构思,再动手画,比一比,谁画的图案最美,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。最后展示作品,评价。

 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三

    教学目标:

    1、通过生活情景,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;让学生通过观察、分类、对比,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;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。

    2、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。通过观察、动手操作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  教学重、难点: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。

    教具准备:课件、学具。

    教学过程:

    一、情景导入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—平移和旋转。(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)

    二、新授课

    1、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

    (1)看一看,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?

    (2)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?

    (3)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,可以分几类类?怎么分的?

    (4)自己先分一分,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。

    2、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。

    (1)说一说分类的理由

    A:平移: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、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、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,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?

    B:旋转:大风车、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,这种运动叫做什么?

    (2)举生活中的实例,进一步了解平移、旋转特征。

    (3)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。

    小结:通过观察,举生活中例子,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,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。

    3、练习(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)

    (1)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,怎么移呢?(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)

    (2)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,会移吗?

    (3)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,你们会移吗?(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)

    (4)教师演示,学生回答。(你是怎样看出来的)

    (5)教师演示,学生回答。(你是怎样看出来的)

    (6)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,再向下平移3格,你们会移吗?

    (7)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?(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)

    (8)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?(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)

    二、综合练习

    1、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?哪些是旋转?(课本P43页第三题)

    2、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。

    全课总结: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?还有什么问题?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。

    三、课后活动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。

文章排行

  • 阅读
  • 评论

最新文章

文章列表

 问知网

官网微博:问知网

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
问知网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:浙ICP备19051835号2012-2022
问知网-上知天文下知地理
返回顶部